Navigation for News Categories

华人彩虹社区:边缘的边缘,和“族群的柜子”

8:58 19/7/2023

今年,新西兰的同性婚姻合法化迎来十周年纪念。在这样一个对彩虹群体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国度,很多华人在"勇敢做自己"方面,仍然感到阻力重重。有些人即便对自己在新西兰的生活圈完全坦白,但在面对国内的父母和亲人时,还是需要遮遮掩掩。移民、少数族裔、彩虹群体等多重身份的交织,构成了华人彩虹团体的独特经历。有的人骄傲地走在阳光下,有的人则躲在"族群的柜子"里,很多人也表达了对华人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的反思,对中国日益严格的文化控制的担忧,以及对新西兰在教育、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期望。本文对几位彩虹社群成员、学者和社会工作者进行了采访,希望能展示这个群体的一些情况。

double exposure of a rainbow flag and the hands of a young man put together like praying

图源 Photo: 123rf

大米:第一次被认可

对于即将从中国来新西兰旅行的父母,奥克兰的大米和她的伴侣已经做好了准备。

两人在一起快八年了,大米还没有告诉父母,自己多年的同性好友其实是自己的伴侣。而她的伴侣去年向父母 "出柜",老人至今还没能完全接受事实。

去年两人一起买了房,但都跟父母说是自己买的。马上,双方父母都要来新西兰小住。

大米说, 11月自己的父母会过来,到时候她就说伴侣只是室友。等到圣诞节,伴侣的爸妈过来时,她就去澳洲玩一个月,等他们走了,她再回来。

"她是去年出柜的,所以也不想给父母太多的压力……这是疫情之后,他们第一次过来,我们也不想在她父母第一次来的时候,给他们一些不必要的信息。来了,就高高兴兴住上一个多月,"她说。

大米说, 她伴侣对父母出柜的过程并不容易。在最初坦白之后,老人几个月没理她,之后就反复劝诫她要找男友、结婚、生孩子,再后来出于无奈便不再提找男友的事,不过还是会提生孩子。

不过,大米自己并没有打算告诉父母实情。

"我们家是属于那种非常传统的、父权的背景,我不能想象去向他们开这个口。他们可能都不明白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如果我说了的话,我感觉我会被我爸打断腿,关在某个屋子里,给我纠正性取向,"她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

"我已经想好了,我是绝对不会说的。所以,就这样。我不说,你也别管,我们就这样把这条路走完。 "

她说她和伴侣希望父母这次过来,能看到她们的生活过得不错,就不用那么操心,也不用再"担心男人的问题"。

她和伴侣在工作和生活圈里都是出柜的状态,而且感觉非常被社会所接纳。新西兰的自由、开放,以及同性婚姻合法化,都是促使她来到新西兰的原因。

"这个国家对LGBT群体的包容程度还是让我们觉得挺好的。"她说,职场上到处可以见到LGBT群体,各个种族都有。

提起多年前在银行和伴侣开设共同账户的时候,大米听起来仍然很激动。

"那是一次全新的体验……,感觉特别神圣。就好像第一次被一个法律文件或流程所认可的感觉,虽然这只是一个共同账户。"

她说银行职员也完全没有任何异样的眼光,还给了她们一张彩虹卡。她说这种对彩虹群体的包容和友好在中国是无法想象的,这也是她决定留在新西兰的一个原因。

大米提起在来到新西兰之前,曾在 "北京同志中心" 做志愿者,而这个组织今年5月刚刚停运,她对此感到唏嘘。

"我觉得很难过。理论上来讲,世界应该是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思想是越来越开放的。但现在的环境比原来更差,好像在文化管控、多元性管控方面比原来更严了,挺难过的。"

问她想对父母说些什么,她想了想,说: "不用担心。"

Bing Zhang says she moved to New Zealand for its freedom and inclusion.

冰冰说,好好生活,就是对那些不能走在阳光下的人的鼓舞。 Photo: Supplied

冰冰:好好生活

冰冰说她来到新西兰就是因为向往这里的包容和自在。

她在高中时就发现自己喜欢女生,但是因为害怕面对自己的性向,还把吐露心迹的日记粘在了一起。她说经过了很多年,她才终于接纳自己,与自己和解,实现"对自己出柜"。

在中国,从二线城市到一线城市,她和伴侣经历了社会对彩虹社区不同的接受度,虽然也在很大程度上完成了"对社会关系出柜",后来还是选择了离开国内环境。她和伴侣2018年来到新西兰,如今,两人已经在一起快15年。

"我们向往能够在这里结婚,获得有法律保障的同志伴侣关系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来这里第一年就领证结婚了。"

她承认"对家人出柜",是"非常非常难的一个层面"。她说因为自己的父母早已过世,本以为会比较容易,但是当她向叔叔婶婶说这件事时,才理解到了那种"难以启齿的压力",她说她吞吞吐吐半小时才说出口。

而在新西兰,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很宽容,对于很多人来说,性取向的不同是稀松平常的事,她说。

"整个环境对彩虹群体的友好,让你的生活幸福感提升了很多。能够很坦然地告诉别人这是我的伴侣,而且还有很好的法律保障,这对于个人的自我认可和幸福感的提升非常重要。我非常感恩。"

她说,她最初参与过新西兰本地彩虹组织China Pride的创建,接触到了世界各地的华人彩虹社群,看到了大家在平权运动、社区活动,以及教育认知方面所做的努力。但同时,她对中国的情况感到担忧。

"很可惜,这几年国内的政策环境越来越收紧。我知道的,存在了很多年的、给了我很多帮助的群体都关闭了。我认为这是个很坏的事情,"她说。

"现在媒体信息越来越发达,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在公众这层对彩虹群体有更多包容和认知之后,反倒受到这样的打压,是不合适的。"

她说在中国的时候,特别向往彩虹游行。后来来新西兰旅游时,专门挑了个能看游行的时间,当时特别激动。

"从小我方面来说,就是选择一个更加友好的地方来生活,从一个压抑的地方来到一个开放的地方。回想起来,我们能为这个社群做什么?觉得有时候也不用想太大的东西,就自己存在,好好生活,就已经是对很多不能走在阳光下的人的鼓舞。"

冰冰说新西兰的华人对彩虹社群的态度不太一样,对于有些人,改变思想很困难,但是她认为教育下一代是很重要的议题。

"究竟应该怎么样给孩子讲这个事情的存在是合理的?你去展现它存在,而不是去引导他们喜欢还是不喜欢," 她说。"对下一代的教育,我希望能够更加包容,至少让他们在自我探索时少走一些弯路。"

Jerry Lo, professional teaching fellow at 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 He says many Chinese people from the rainbow communities are still constrained by their culture conventions though they are now in a country with more freedom.

罗豊杰说很多彩虹社群的华人来到新西兰后,还是会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没有办法做自己。 Photo: Supplied

罗豊杰:"真正做自己"和"挑战不平等"

罗豊杰来自台湾,是奥克兰大学教育与社工学院的讲师。身为同志的他,在学生时代,曾做过一个关于新西兰华人男同志的研究。

他的报告标题叫做 【先学会撒谎,再学会去爱】,意指在很多亚洲国家和地区,同性恋都倾向于对家人和社交圈隐瞒自己的性取向,有人甚至不敢面对自己。

1986年,新西兰对同性恋进行去罪化,2013年又将同性婚姻合法化,罗豊杰好奇在这样更加自由和开放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下,是否每位同志都能不用再躲躲藏藏,能够真正的做自己。

"虽然有这样的政治环境,很多华人从国内过来之后,大家还是会有一些传统观念,大家还是没有办法做自己,"他说。

"还是会有点担心如果家人知道怎么办,还有孝顺父母的观念,还是认为一定要有小孩。"

罗豊杰提到,中国古训里说到的"百行孝为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都是对华人移民的道德束缚,很多人还是处于压抑的状态。

他说,距离他2015年的调查已经过去了多年,但是现在的情况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很多同志也不会想要登记结婚。

"大部分还是会有点紧张。我认识的一些华人,还是说没有必要真正的出柜。大家还是会有点顾忌。他们还是没办法说'这就是我,我可以这样做'。大部分还是不敢。"

罗豊杰说,"不论你是谁,我们都需要平等地对待每个人,挑战不平等……我们需要一直去宣导,让(各种性向的存在)更加平常化。"

"同性恋也一样,他们并没有做什么坏事,为什么不可以做自己呢。如果一直在普及化,让大众了解,一定也可以。这需要所有人都愿意去做这样一件事。"

Taylor Cui, PhD in Education (2022) from 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s Faculty of Education and Social Work, says a lot of Chinese overseas students are minorities among minorities, who are not seen or heard.

崔乐是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教育与社会工作学院的博士,他说中国的同志留学生是非常被边缘化的,他们在主流社会中是不可见的,即便在华人社群中也是不可见的,他们的声音也不被听到。 Photo: Supplied

崔乐:族群的柜子

崔乐是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教育与社会工作学院的博士,一直在从事同性恋议题的研究。他说,那些骄傲地愿意出来分享自己故事的人,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人躲在柜子里。

他最新的研究,访问了15名来自中国的同志留学生,对他们的性身份、种族和移民身份相关的经历进行关注。

"他们的经历很多样,有的非常骄傲,非常乐于公开身份,向所有人出柜;还有的人非常小心地躲在柜子里,甚至伪装成异性恋的身份。"

他说,很多人来到这里,是因为中国的"推力"和新西兰的"吸力",而且也倾向于毕业后留在新西兰。

"国内,尤其是近些年,社会文化环境越来越偏保守和压抑,同志议题,包括女权议题,都越来越敏感化和政治化,比如前几年反对'娘炮'和对'耽美剧'的审查,整个环境都会让他们更倾向于离开国内这种环境,而新西兰这种同性婚姻合法、对同志友善的环境对他们也是一个吸引," 他说。

崔乐说,除了社会大环境,很多人都认为校园环境对同志很友善,但是很多人的顾虑都来自华人社区。在面对华人同学、朋友或者房东的情况下,倾向于隐藏自己的身份。崔乐称之为 "族群的柜子" 。

"他们会倾向于认为华人社区与主流社会相比更保守、对性倾向这些议题缺乏了解,因此,会根据情况,面对不同的人选择是否公开身份,"崔乐说。

"作为留学生、移民,其实真正融入主流社会是很难的,而且需要时间,他们的人际接触常常都是面对华人的,比如很多华人同学、朋友、或者房东,通过中文媒体来了解租房和兼职信息等。这方面的顾虑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影响。"

他说,不同的族群都有些共通的经验,比如印度和中东,作为移民、少数族裔和性向上的少数群体,这些身份相互交叉,相互影响,会造成一些独特的经历。

"高校和其他机构需要有些交叉的视角,"他说。负责平等和多样性的工作人员,往往难以涉及到留学生,但是面向留学生的工作,又很少涉及到同志群体。

"作为中国的同志留学生,他们其实是非常被边缘化的。他们在主流社会中是不可见的,即便在华人社群中也是不可见的,他们的声音是不被听到的。"

他说,很多的同志活动,仍然以为欧裔为主体,少数族裔比较少见。而高校活动更应该强调多样性,比如选择什么样的人去露脸,分享什么人的经历。

"作为华人留学生,本来就是少数族裔,又是移民,又是彩虹社区,他们在不同的维度上被边缘化,"崔乐说。

"我觉得需要让人们看到不同的身份共同交织而构成的经历,看到这些少数族群内部的少数族群。"

他说对于留学生来说,找到社群组织,寻求帮助很难。很多人还会担心出柜以后,将来回中国会在职业前景和家庭关系上面临各种困难。

"很多人都很孤立,即便在网上找到同类,可能都会相互戒备或保持距离,担心暴露身份。如果说要什么服务,社群的建设和支持是个很大的需要弥补的空白。"

Dr Peter Lineham, chair for the Auckland Rainbow Community Church (ARCC).

Dr Peter Lineham是奥克兰彩虹社区教会的主席, 他说他希望新西兰的LGBT社群,能认识同性恋话题对于亚洲社群的敏感性,给这些人群更多的支持,以及时间和空间。 Photo: Supplied

Dr Peter Lineham: 多些理解与鼓励

Dr Peter Lineham 是奥克兰彩虹社区教会的主席,在教会工作的20多年来,他亲眼见证了很多从中国和其他亚洲地区过来的同志逐步建立自信。

"我们看到一些来到彩虹教会的人,他们对于探索公开表达性向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紧张,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很明显,很多人都很拘谨,担心自己是否安全、是否真地能自由表达,对于他们来说,自信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他说他知道在中国,同志往往需要努力掩盖自己的身份,不论是面对家人还是社会关系,往往很紧张,非常担心家族的名誉,有时候一对女同志和一对男同志还会私下做出安排,让自己表面看起来是异性恋。

他提到两周前在教会遇到的一对刚刚来自中国的女同性恋。

"我对她们的那种小心谨慎,印象十分很深刻,那种满怀希望,但又紧张焦虑的感觉,可能在从中国来的彩虹社区的人群中非常普遍。"

Dr Peter Lineham说自己的伴侣也是华人,他理解华人家庭关系的紧密,很多人在社交媒体上都十分谨慎。在新西兰,有些华人同志还会刻意避免接触华人或者来自同省份的人。

他说,很多人都表现出了对寻找和探索一个安全环境的强烈愿望,希望能够自由表达自己性向,还有很多人从别人的经历中获得勇气,然后改变自己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

"我希望新西兰的LGBT社群,能认识到这个话题对于亚裔社群的敏感性,鼓励人们与社会传统做斗争," 他说。

"每个人都有权自己做出选择,他们选择尊重家人,和家人保持联结,这是很明智的。我相信慢慢的,他们家人也会理解,但是我们需要给他们时间和空间。"

注:

*中国在1997年实现同性恋去罪化,2001年实现同性恋去病化。台湾于2019年将同性婚姻合法化,开亚洲先例。

*出于家庭顾虑,文中"大米"、"冰冰"均为化名。

关于 About

A horizontally repeating motif of semi circular arcs in red to represent a bridge

RNZ Chinese is a dedicated initiative producing content for and about the diverse Chinese community in New Zealand. Radio New Zealand is an independent public service multimedia organisation that provides audiences with trusted news and current affair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NZ Charter. Contact the team by email at chinese@rnz.co.nz

RNZ中文 (RNZ Chinese) 是新西兰国家广播电台 (Radio New Zealand, RNZ) 推出的专项版块, 致力于关注新西兰多元华人社区,提供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内容服务。RNZ是一家独立的公共服务机构,依据RNZ章程,通过多媒体平台提供值得信赖的新闻和时事报道。欢迎联系中文团队,电子邮箱: chinese@rnz.co.nz